首頁> 國際要聞
不只有小籠包!紐時評台灣旅遊行銷方向問題
▲紐約時報指出,台灣觀光被低估。圖為台北市景。(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 國際中心顏得智/綜合報導 2025-10-12 17:30
[NOWnews今日新聞] 台灣的小籠包、牛肉麵、珍珠奶茶文化吸引許多外國觀光客前來朝聖,然而,《紐約時報》近日刊出專文點出,台灣的旅遊景點被低估,在國際上的行銷策略方向單一,讓西方遊客以為台灣只是個「工業製造中心」,並點出近期面臨地震、颱風侵襲等硬傷,讓旅遊業發展受到限制。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撰文者坦言在來台之前對台灣的旅行認知極少,僅從網路上了解到「珍珠奶茶」、「夜市」、「台北101」等關鍵字,但對自然環境資源並不了解。
紐時團隊親訪台灣東部觀光景點,來到太魯閣國家公園看險峻峭壁,踏上瓦拉米步道、到花蓮七星潭看蔚藍太平洋海面、前往玉里體驗百年溫泉、搭火車來到台北後,在松山新開幕的嘉佩樂酒店品嚐雞尾酒,再大安區知名酒吧underLab感受調酒文化,也沒錯過小籠包和鹹豆漿。
紐時團隊在此次實際走了一趟台灣後發現,台灣的觀光景點被低估有7成國土被森林山脈覆蓋的台灣,其實擁有自然美景,卻因國際行銷策略失焦。
報導引述台灣旅遊業者Origin Wild共同創辦人麥克瑞許(Michael McCreesh)的看法,許多西方人心中的台灣形象是工業製造中心的都市地獄,但東海岸才是台灣自然環境真正亮眼的地方,能徒步旅行、沿路騎乘自行車、體驗衝浪、潛水以及峽谷漂流等戶外活動。
報導點出,台灣的主要觀光客來自其他亞洲國家,但與越南、日本、新加坡以及菲律賓等其他亞洲國家的觀光發展不同,自從2019年創下1190萬遊客紀錄後,疫情結束後旅遊復甦,旅遊人次卻未能再突破新高。美國已成為台灣在亞洲以外最大客源國。
紐時也提到台灣觀光旅遊面臨的挑戰,除了兩岸關係緊張,2024年4月的花蓮大地震重創太魯閣國家公園,今年9月颱風導致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鄉至少18人死亡。地震與颱風等天災重創了台灣觀光。
太魯閣當地業者告訴紐時,沒有太魯閣後,遊客對整個花蓮地區興趣降低,太魯閣晶英酒店今年住房率僅24%,疫情前曾超過60%。
最後,紐時總結,台灣東部具備鄉村風光和寧靜的小鎮的步調,與台北人潮熙來攘往的購物大街步調形成強烈對比;同時,台灣觀光在行銷上往往只著重在牛肉麵和小籠包等飲食上,未能展現豐富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