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治巷內

巷仔內/天災搶命先 政治口水溢流麻煩改天

▲傅崐萁昨日才與卓榮泰至災變中心聽取簡報,未料今日發生嚴重口角,雙方不歡而散。(圖/翻攝自卓榮泰臉書)

▲傅崐萁昨日才與卓榮泰至災變中心聽取簡報,未料今日發生嚴重口角,雙方不歡而散。(圖/翻攝自卓榮泰臉書)

[NOWnews今日新聞] 花蓮堰塞湖溢流,洪水沖進鄰近鄉鎮釀嚴重死傷,至今仍有17人失聯,中央地方本於救災優先搶命,行政院長卓榮泰昨邀立委傅崐萁赴災變中心聽取簡報,未料傅下午發文直指農業部,評估沒有立即潰堤危險,今(24)每赴勘災現場,就是當著卓揆面前堰塞湖權責,但然而背後沒說的是,農業部9度示警要求縣府疏散撤離,仍有在強制疏散撤離範圍15人因此喪命,地方難責其咎,如今發生憾事中央地方各有責任,但人命關天,急忙洗地就省省吧。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緣起於去年4月地震造成土石鬆動所致,但今年7月至9月因頻繁下雨讓湖面水位升高,從8月初相對穩定水位,在楊柳颱風來襲之際蓄水量迅速飆升。

而這段過程中農業部做了哪些事?早在7月成立應變小組,8月建立即時監測系統,並於上月27日成立專案小組,要在可能溢流前加速應變準備,過程中也進行多次演練與預防性撤離。

至於傅崐萁與在野黨緊咬農業部長陳駿季,在8月備詢稱「評估沒有立即潰堤危險」,但根據資料顯示確實在相對穩定水位,在野也陸續抨擊中央無作為釀嚴重死傷,而堰塞湖蓄水量是隨時變化,否則又何必裝設監測系統?

傅崐萁更信誓旦旦稱,可以比照過去南投堰塞湖用爆破的方式,「爆破就解決了」。此番話就連水利專家、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也直呼不可能,因堰塞湖量體過大,僅能「引流」將傷害降至最低,處理堰塞湖問題最重要的就是提前監測與預防,將傷害降到最低,有專業團隊持續監測所以能提前預警疏散民眾,已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堰塞湖確實為中央政府權責,專家評估僅能透過引流、監測與疏散將傷害降到最低,在溢流前農業部於週日起就通報縣府9度示警疏散撤離,先不談縣長徐榛蔚有沒有在國內坐鎮指揮,但花蓮應變中心直到昨日下午溢流後才改為一級開設,而罹難者幾全都在強制疏散撤離範圍內,絕對難責其咎。

天災無情釀嚴重死傷,至今仍有民眾失聯,在人命關天首要任務就是搶命,卻有人急著洗地做政治攻擊,就怕咎責到自己身上,不僅卓榮泰、傅崐萁激烈口角,雙方側翼更是火力全開,立法院預算會期前夕,洪水不只沖毀馬太鞍溪橋、重創花蓮光復鄉,同時沖垮了朝野對話橋樑。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