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司法焦點
剴剴案保母二審策略曝光!可回歸社會爭輕判
▲「剴剴案」保母劉彩萱覺得一審無期徒刑判太重,她在一審辯論終結後解除禁見,有家人去看守所探望,成為她上訴爭取輕判的理由之一。(圖/記者劉松霖攝)
- 記者劉松霖/綜合報導 2025-09-23 18:15
[NOWnews今日新聞] 「剴剴案」保母劉彩萱一審遭判無期徒刑,檢方只上訴劉彩萱妹妹劉若琳判刑18年的部分,並未對劉彩萱提上訴,但劉彩萱認為判太重,針對一審判決的事實、量刑都上訴,高等法院今天首度開庭,律師主張劉彩萱在一審辯論終結後解除禁見,有家人探望她,足以證實她復歸社會可能性比原審認定的高,請法院調取看守所的接見紀錄,不過檢方覺得沒必要。
「剴剴案」一審法官認定保母劉彩萱接手剴剴4個月期間從頭凌虐到尾,在剴剴死前一個月密集施虐,造成剴頭部手腳多處瘀傷、斷牙甚至陰莖陰囊裂傷,本案鑑定人、台大醫院兒少保護中心主任呂立指出,剴剴遭受「教科書等級的凌虐」,並非自撞、自傷或意外,一審判決痛批劉彩萱犯案的嚴重程度超越以往虐童案,判處無期徒刑。
二審首度開庭,劉彩萱的律師砲轟鑑定人不中立,對於呂立鑑定剴剴死前一個月的傷勢通通否認是劉彩萱動手,「只」承認罰站、打手臂打腳底、用毛巾綑綁、以口罩遮眼、餵隔夜食物、冬天用冷水洗澡還有罵髒話。
在一審進行的量刑前調查報告中,對於劉彩萱復歸社會可能性的結論是:劉彩萱雖有勞動意願,以她在本案所為犯行,未來已難從事保母業;就家庭支持部分,劉彩萱的女兒雖於案發後自國外返台協助,但依據劉彩萱兒子以及劉彩萱所述,可知道她和家庭成員互動並非熱絡、碰面機率不高、互動少,所以家庭支持稍嫌不足,關係較為疏離;何況劉彩萱親近的親友少、生活圈狹隘,而且年紀較長,人格特質已較為穩定、較難改變,可見其社會復歸性屬中度,而有小幅度下修責任刑之程度。
劉彩萱委任律師為了推翻「社會復歸性屬中度」的結論,主張5月14日解除禁見之後,可從看守所接見紀錄得知她其實家庭支持充足,但檢方反對。
二審受命法官文家倩詢問雙方是否願意進行「修復式司法」,劉彩萱的律師說,在原審一直表達有意願,劉若琳的律師說,因為主張無罪答辯不參加。文家倩特別說明,參加修復式司法並不影響判有罪或無罪,律師才回答,後續如果有變更再陳報。
剴剴家屬的委任律師表示,被告應坦誠才能開啟修復式司法,但劉彩萱沒有承認重要事實,劉若琳不認罪,因此沒有意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