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司法焦點

科研經費淪私庫 研究員公器私用掏空經費

▲中研院物理研究所張姓前助理研究員長期挪用公款,為其私人公司購買昂貴設備。(圖/翻攝自Google map)

▲中研院物理研究所張姓前助理研究員長期挪用公款,為其私人公司購買昂貴設備。(圖/翻攝自Google map)

[NOWnews今日新聞] 中研院科研經費竟淪為「私人金庫」!檢方揭露,物理研究所超電導實驗室張姓前助理研究員,夥同紀姓博士後研究員等14人,長達13年藉職務之便、公器私用,不僅以不實發票詐領補助款,還將驗收完成的實驗材料侵吞入己,甚至濫用院方資源替私人公司處理有害廢棄物,涉案金額逾3000萬元。全案偵結後,檢方依詐欺、業務侵占、背信等罪嫌起訴,痛批此舉嚴重破壞科研信譽,建請法院從重量刑。

調查指出,張男曾任職於中研院,同時也是格斯科技公司負責人。由於公司資金需求龐大,他與熟識的採購承辦紀男勾結,夥同鴻達能源公司等廠商,虛構實驗室耗材採購流程,憑不實發票核銷請款。這些科研經費實際流入格斯公司,用於添購溫控試驗機、點焊機等設備,形成假採購、真撥款的模式。

檢方更查出,格斯公司在承攬中研院多項採購案後,紀男利用職務便利,在貨品完成驗收後,將價值超過1500萬元的電池芯等關鍵材料,陸續運回格斯公司,形同「一魚兩吃」。而張男為降低營運成本,更要求員工將公司產生的有害事業廢棄物,假冒中研院實驗室廢棄物處理,讓院方白白支付額外清運費用。

檢方認定,張、紀等14人涉犯三人以上共犯詐欺取財、業務侵占、背信及違反商業會計法等罪嫌,且張男長期鑽研科研採購漏洞,將國家資源視為私人金庫,手法反覆,社會危害重大。為遏止科研亂象並重建制度公信,檢方已聲請沒收全數不法所得,並建請法院從重量刑,以示警惕。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