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治快訊

陳佩琪嘆司法脆弱 舉柯文哲案6例切膚之痛

▲柯文哲的太太陳佩琪分享柯案偵辦期間的切膚之痛經驗,希望大家跟她一起搶救脆弱的司法。(圖/記者林柏年攝)

▲柯文哲的太太陳佩琪分享柯案偵辦期間的切膚之痛經驗,希望大家跟她一起搶救脆弱的司法。(圖/記者林柏年攝)

[NOWnews今日新聞]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的妻子陳佩琪,今(3)日再度發文倡議法庭直播,並提到柯文哲案偵辦期間的6個「切膚之痛」的經驗,認為司法應該像醫學一樣公開透明檢討、不畏失敗,請大家跟她一起救救脆弱的司法。

陳佩琪今發表長文指出,過去柯文哲演講常會講到他赴美當研究員時,每週休假前都必須把住院病人案例拿出來檢討一遍,就是這種長期公開透明的檢討文化,造就了這家醫院病人的治療績效傲視全美。他回台後創建葉克膜團隊,也沿襲這樣的檢討文化,「就是這種檢討文化和不畏失敗的精神,造就了台灣今日葉克膜的傲人成績……」。

陳佩琪說,她不曉得法界有沒有這樣的檢討文化,但司法應該是為了維護社會正義,而不是用來消滅政敵,因此她以這陣子以來6則「切膚之痛」的親身經歷提出建言:

1、希望大家支持法庭直播:最明顯的例子是柯文哲多次表明他京華城案只簽到都發局呈上來的公展文,後來遇到疫情,他就沒有再追蹤個案進程;但有部分媒體一直說他強調「自己完全不知情」,是幫自己的脫罪之詞,還拿出便利貼說這是他知情的證明,「可是他在法庭上明明不是這樣說的啊」。

2、搜索理由要明示給被搜索人,不是只有寫著「貪污治罪條例」這種籠統的法條。

3、要教育或提醒民眾基本法律知識:去年8月30日一堆人到柯家搜索,還用陳佩琪的手機打給林森南路辦公室的租客,要他開門接受搜索,「檢廉沒事先像法院開庭審理前一樣宣讀明眾權益,沒跟我講我可以拒絕交出手機,結果租客就以他被搜索、遭受到身心重大創傷、導致憂鬱症為由,8月30日後開始拒繳房租,直到今年4月30日租約到期也拒搬遷並返屋」。

4、法律要教導民眾金融知識:ATM存款時,機器要提醒民眾輸入所存款項的來源和時日。「檢察官說一星期前沒提款紀錄的存錢就算財產來源不明,也要我指出某筆存款是由哪一個人的哪一個帳號的哪一天提領出來的,否則通通算不明財產」,這種金融知識請要教育民眾知曉,否則哪天自己犯法都不知道。

5、把某人栽贓說2024年5月在我家看到有6000萬到3億的現金,這種證詞要寫入起訴書中。陳佩琪認為,這個證人的證詞是瞎掰的,請檢察官要寫入起訴書中,至少要把我的證詞、也就是那段時間確定沒人到過4樓住家一併寫入,並把我筆錄和起訴書一併上呈法院,而不是現在讓律師到處找不到她的筆錄,還以為她從沒被叫去問過。 

6、市府在109年3月10日開過議員和市府的便當會,「我這倒楣鬼在3月18日曾將錢存入小孩戶頭,這樣就說我是拿京華城或議員的賄款去存入?法律證據是這樣兜的?」

陳佩琪強調,這都是她在柯文哲案偵辦期間的親身經歷,不知大家能否感受到司法的脆弱,也希望大家跟她一起幫幫、救救脆弱的司法。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