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治快訊

大罷免失敗「曹興誠無感」?他揭1特殊心態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今(25)日指出,大罷免要角、聯電創辦人曹興誠至今沒有一點罪惡感,是種「公民責任的免責感」。(圖/記者吳翊緁攝)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今(25)日指出,大罷免要角、聯電創辦人曹興誠至今沒有一點罪惡感,是種「公民責任的免責感」。(圖/記者吳翊緁攝)

[NOWnews今日新聞] 大罷免遭到32:0完封,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今(25)日在政論節目《中午來開匯》專訪中指出,大罷免要角、聯電創辦人曹興誠至今沒有一點罪惡感、責任感,是種「公民責任的免責感」,簡單來說就是不需要負責任。

游盈隆今日表示,自己從今年一月立法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宣布大罷免開始,就全程關注,並在中間每月都做調查,封關民調預測結果,與最終結果百分之百一樣,當把這件事當成政治科學的研究來分享相關資訊時,就會覺得實際參與的罷團或是如聯電創辦人曹興誠之流,根本是在講風涼話。

游盈隆認為,自己從未譴責過各地的罷團領導人,因為那是一群很可愛的政治素人,不知道後果如此嚴重,覺得這是應該做、值得做、必須做的事情,但結果並不在其預見範圍內,而曹興誠其實對政治一知半解,不可能了解這整個大型群眾運動的發展、對社會可能的傷害,以及它可能發展的結果,但他樂在其中。

深入觀察後,游盈隆發現,曹興誠到今天為止一點罪惡感都沒有、一點責任感都沒有,這是一種「免責意識」。他強調,這是一個很特殊的情勢,他研究政治心理學,發現這叫做一種「公民責任的免責感」,簡單來說就是不需要負責任。

「曹興誠是這次大罷免群眾運動或公民行動的最大受益者,他贏得了虛名。」游盈隆解釋,曹興誠在過程中被吹捧、擁護,因為他有錢。他講了一些東西,像是反共護台、毀憲亂政,以及亡國感等,都是學民進黨那一些人在喊;曹興誠透過嘴巴,好像成了先知,變成了一個法師。

游盈隆吐槽,可惜,曹興誠是一個失敗的「灰袍大法師」,搞出了這樣一場幾百萬人參與的災難性群眾運動,結果卻一敗塗地、灰頭土臉。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