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印尼峇里島設經濟特區 盼解決過度旅遊困境

▲峇里島希望透過經濟特區的方式,扭轉過度旅遊所帶來的困擾。(圖/翻攝自峇里海龜島發展公司網站)
- 國際中心楊雅婷/綜合報導 2025-08-05 08:30
[NOWnews今日新聞] 經濟發展既高度依賴旅遊業,又飽受過度旅遊困擾,印尼度假勝地峇里島寄望新開闢的兩個經濟特區,能為當地經濟注入新活力。
峇里島和許多著名旅遊景點一樣,正面對過度旅遊所造成的嚴峻挑戰。廉價機票、簽證門檻低,以及庫塔、烏布、珀尼達島等熱門景區在社群媒體上竄紅,吸引數以百萬計的遊客前去觀光打卡。
峇里島去年共接待1645萬人次遊客,其中外國遊客占633萬人次,占比近四成。今年1月至5月,當地迎來264萬人次外國遊客,與去年同期相比激增13.65%。當地政府定下目標,今年要吸引650萬人次外國遊客和1050萬人次國內遊客。
過度旅遊導致當地的交通、水供和廢物管理等基礎設施不勝負荷。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客座研究員馬德(Made Supriatma)指出,過度旅遊還曝露出利益分配不均等問題。
「旅遊收入不足以修復環境破壞和提升基礎設施所需,當地人的就業大多屬於低薪,高薪就業機會落入數位遊牧族手裡,但他們給當地勞動隊伍轉移的知識並不多,導致經濟不平等日漸加劇。」
峇里島瓦馬德瓦大學校長班迪(Suranaya Pandit)今年6月25日發表評論指出,過度旅遊還會給峇里島帶來環境破壞、島民被迫遷移及文化遭侵蝕等挑戰。
班迪表示,峇里島一半以上的經濟依賴旅遊業,若要同時應對過度旅遊並保存峇里島的經濟發展和文化,採用可持續發展旅遊模式將成為關鍵。
印尼政府把提振峇里島經濟的希望,寄託在當局正在開發的兩個經濟特區龜樂島和沙努爾上。
位於峇里島東南部的龜樂島經濟特區側重可持續發展旅遊。印尼政府2023年4月在這裡劃設經濟特區,將這裡打造為優質旅遊目的地及創意和醫療產業樞紐。這個綠色經濟特區裡也融入多項可持續發展措施,如收集雨水、利用太陽能,以及修復紅樹林和沿岸生態系統。
經濟特區占地498公頃,距離峇里島機場僅約20分鐘車程。龜樂島經濟特區大部分工程處於施工或未開發狀態。明年,由日本企業投資的大型豪華商場Grand Outlet Bali將全面投入營業。
新加坡企業和人員也參與經濟特區的建設。發展商峇里海龜島發展公司總裁是曾擔任SMRT集團總裁的新加坡前三軍總長梁建鴻。英華學校也在區內辦校,今年下半年開課。據報導,多元業務集團曹寶記有意在龜樂島發展高檔度假村和綜合保健中心,滿足高端消費遊客的需求。
印尼政府出台優惠政策吸引外資,投資至少1000億印尼盾的企業,可減免10年所得稅,超過20兆印尼盾,稅務減免期可長達20年。
沙努爾經濟特區坐落在峇里島東部,是印尼首個聚焦醫療旅遊的經濟特區。印尼政府計劃在占地約41公頃的特區裡建設醫院、住宿、會展中心,以及融入當地文化的康復設施。
印尼總統普拉博沃(Prabowo)今年6月25日為沙努爾經濟特區主持推介禮時說,要把沙努爾打造成國際醫療旅遊目的地。這不但能減少印尼人到海外醫療旅遊的資金外流,到了2045年還能為印尼帶來相當於19.6兆印尼盾的外匯收入。
經濟特區將成為推動印尼實現可持續和包容增長的引擎。當局希望接下來五年裡,經濟特區能為印尼經濟增長作出6%到8%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