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治內幕

內幕/高虹安不同意票冠全國 議員揭3關鍵

▲新竹市長高虹安通過726大罷免考驗,拿到12萬4360張不同意罷免票,居全國之冠。(圖/記者呂炯昌攝)

▲新竹市長高虹安通過726大罷免考驗,拿到12萬4360張不同意罷免票,居全國之冠。(圖/記者呂炯昌攝)

[NOWnews今日新聞] 新竹市長高虹安在這次大罷免中,拿到12萬4360張不同意罷免票,不但比她2022年市長選舉得票數還高,甚至是比歷任新竹市長選舉得票數還要高。在地議員宋品瑩向《NOWNEWS今日新聞》分析,這個結果主要有3大關鍵因素,其中,「新竹棒球場」就名列首位。

新竹市長高虹安因涉助理費案,一審判刑7年4個月、褫奪公權4年,從去年7月26日開始就被內政部宣告停職。地方青鳥在高虹安身陷官司時,就開始發動罷免高虹安運動;在「大罷免」正式面世後,加上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的施力,罷免高虹安才順利成案。

棒球場挖出「大秘寶」還扯案外案

令人驚訝的是,這次高虹安的不同意罷免票數12萬4360張,不但比她2022年市長選舉的得票數9萬8121票還高,甚至是比新竹市長歷屆選舉得票數還要高。外界普遍認為歸功於反罷免「藍白合」,將先前國民黨市長候選人林耕仁的3萬多票吸過來所致。

不過,民眾黨新竹市議員宋品瑩就認為,背後其實還有3大關鍵因素:一、新竹市民想知道棒球場的真相;二、高虹安市長任內有做事;三、民進黨太鴨霸。

首先,新竹棒球場耗資12億,卻未驗收就啟用,導致球員受傷,本就讓全國球迷不滿。罷團及民進黨議員先是質疑高虹安沒挖到「大秘寶」,卻不提廠商藉由「保全證據」的司法手段,拖延開挖的事實。待市府正式開挖,且挖出大批廢棄物後,罷團的策略卻是反過頭批評高虹安市府把問題推給前朝林智堅,恐怕無法說服新竹市民。

民進黨介入竹市罷免斧鑿痕跡深

而承攬新竹棒球場工程的巨佳營造,在大罷免投票前被市府揭露,另有華德福學校工程也被挖出大批廢棄物。宋品瑩認為,新竹市民要的是棒球場的真相,不是政治口水。其次,罷團批評高虹安市長任內沒有政績,但外界最關注的棒球場開挖、關埔空橋等議題,其實都已經有一定進度。

至於民進黨在新竹市,直接以市黨部作為「雙罷總部」,由柯建銘的助理擔任罷免領銜人、子弟兵林志潔擔任發言人,在在顯示新竹市的罷免是由民進黨所主導;此外,在投票前夕,柯建銘又爆出「不投罷免不是台灣人」的爭議言論,都引發人民反感。

這次高虹安罷免案創下3項紀錄,除了不同意票數超過她的當選票數之外,還是這次大罷免不同意票全國最高票數、也創下同意票跟不同意票最大3萬多票的票數差距。宋品瑩認為,執政黨近1年不管在司法或是國會等表現,都不被新竹市民認同,這次的大罷免結果,就是新竹市民的民意反撲。

大罷免打壓異己大幅悖離民意

而民眾黨桃園市黨代表曾妍潔也公開表示,這次大罷免徹底踢到鐵板,是因為綠營用的不是民主手段,而是政治報復、司法打壓、濫權鬥爭。就連她在外吃飯,都能聽到隔壁在說:「看就知道高虹安被陷害,柯文哲也沒得到公平對待!」甚至對方還是先前討厭柯文哲的人。曾妍潔強調,這不只是一次罷免案的失敗,而是對整套「悖離民意、打壓異己」政治操作的重大警示。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