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726大罷免/半島電視台分析中國因素對台影響

▲台灣本週末將進行7/26大罷免投票。(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 記者倪浩軒/綜合報導 2025-07-25 19:22
[NOWnews今日新聞] 大罷免首波投票日將於本週六(26日)登場,挺罷免、反罷免雙方都火力全開,鼓動支持者出門投票。7/26大罷免引起外媒廣泛注意,《半島電視台》25日針對台灣大罷免進行特別報導,解釋了為何大罷免受到全球關注,以及中國因素對台灣的影響。
報導首先介紹了大罷免的背景以及選舉相關規則,指出大罷免將決定多達31席國民黨立委的命運,而投票結果究竟將會如何,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的政治學助理教授納赫曼(Lev Nachman)表示,大罷免比起一般選舉有更多的不確定性,「我們正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時期。照理說,以過去的經驗來看,這些提案本不該通過,然而我們從未見過罷免案能動員得這麼成功」。
為何大罷免會成為全球關注的新聞?
納赫曼指出,大罷免的結果將決定賴清德在未來三年是否會成為跛鴨總統,以及他在關鍵的外交國防領域是否仍具影響力。納赫曼表示,「說來令人遺憾,這真的是個重大議題,因為所有外交政策領域關心的問題,幾乎都繫於這些罷免案的通過與否」。
納赫曼認為,「台灣問題的核心不僅在於社會分裂,更在於社會分裂之際,時間還正在一分一秒流逝,這片土地是否會爆發戰爭仍是懸而未決。這裡的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深刻關乎存亡與存在的本質」。
中國因素如何影響台灣?
報導指出國民黨是亞洲歷史最悠久的政黨之一,但兩岸關係如今的鴻溝對國民黨在台灣政壇的地位構成挑戰。有一些選民認為,國民黨已被北京的中國共產黨「收編」。
中共長期揚言有朝一日將以和平或武力方式吞併台灣,台灣的兩大政黨在如何應對北京威脅上提出了不同的方針。賴清德總統領導的民進黨採取了更直言不諱的態度,在國際舞台上維護台灣利益,並增加國防開支。而國民黨則採取了更溫和的態度,傾向於與中國進行持續對話。
台灣選民對於中國的擔憂已經導致國民黨一些政治人物遭到非難,不過,有資深國民黨黨員對《半島電視台》表示,隨著生活成本上升以及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威脅造成的經濟壓力,選民可能正在尋找另一個宣洩不滿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