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抽血涉爭議!牛津大學拒出版中國法醫期刊

▲由中國司法部贊助的中國法醫期刊有數篇論文在抽血採樣未符合倫理標準,牛津大學出版社決定停止出版合作。(示意圖/取自Pixabay)

▲由中國司法部贊助的中國法醫期刊有數篇論文在抽血採樣未符合倫理標準,牛津大學出版社決定停止出版合作。(示意圖/取自Pixabay)

[NOWnews今日新聞] 台師大女足抽血案震驚全台,抽血與採樣必須符合人體研究的醫學倫理。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UP)近期決定停止出版一本由中國司法部贊助、具爭議性的學術期刊《法醫科學研究》(Forensic Sciences Research, FSR),原因是多年來該期刊中有數篇論文在抽血採樣以及DNA收集方面的研究未達倫理標準,事件引發關注。

根據英媒衛報報導,《法醫科學研究》(Forensic Sciences Research, FSR)網站上的聲明,牛津大學出版社將於今年後停止出版這本期刊。這本期刊由中國法醫科學院主辦,自2023年起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合作出版。隸屬中國司法部,FSR是中國唯一專注於法醫醫學的英文期刊。

報導提到,FSR中有數篇論文因研究來自新疆維吾爾族,以及其他在中國受高度監控的少數民族的基因資料而遭到質疑,研究對象可能在未出於自由意願下被迫提供血液樣本,而這些研究結果可能進一步加強對這些族群的大規模監控。

其中一篇於2020年發表的研究,分析了來自新疆首府烏魯木齊的264位維吾爾族人的血液樣本。該論文聲稱提供樣本者已簽署同意書,且資料經過匿名處理。但其第一作者與中國國家安全系統有關聯甚密,隸屬新疆警察學院,且獲得該學院資助,令外界質疑研究的自願性。

2023年以來,還有另外兩篇針對中國人口DNA樣本的論文,因研究倫理問題被牛津大學出版社撤下。這兩篇文章中的多名研究者來自中國公安部門。報導提到,雖然法醫科學研究通常由警察機關主導,但在缺乏制衡機制的中國,這類研究是否能符合國際倫理標準引發了高度關注。

衛報指出,在新疆,維吾爾族人面臨國家當局的嚴密監控。2016年至2018年間,有約一百萬名維吾爾人被關押於中國所稱的「職業培訓中心」。聯合國曾表示,中國在新疆的政策可能構成危害人類罪。

比利時魯汶大學(University of Leuven)基因工程科學研究教授莫魯(Yves Moreau)是第一位對OUP與FSR的合作及相關研究提出質疑的人。他曾致函牛津大學校長,指出知情同意應以「自由的知情同意」為標準,他提到,「法醫基因學是一個需要特別謹慎的領域,因為這類研究為警方的DNA識別和數據庫提供技術支援。雖然DNA識別技術對破案有重要價值,但它也可能引發隱私與倫理問題。」他並補充,在新疆與西藏等少數民族地區遭受大規模監控的背景下,中國是一個特別難以執行國際倫理與人權標準的國家。

該期刊將由中國與荷蘭出版商Elsevier合資的科愛公司(KeAi)出版,中國司法部與中國法醫科學院未對此作出回應。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