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先拿日韓盟友開刀!川普關稅大刀傳達警訊

▲媒體分析,美國總統川普率先公開日韓兩封信的舉動,是刻意施壓的策略,要向其他國家發出警訊,「即使是盟友也無法倖免關稅打擊」。(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媒體分析,美國總統川普率先公開日韓兩封信的舉動,是刻意施壓的策略,要向其他國家發出警訊,「即使是盟友也無法倖免關稅打擊」。(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自7日起陸續開獎各國對等關稅稅率,其中日本、韓國兩個盟友雖然在首波名單中,但兩國都被加徵25%關稅,令兩國相當震驚。有韓國媒體分析,川普率先公開日韓兩封信的舉動,是刻意施壓的策略,要向其他國家發出警訊,「即使是盟友也無法倖免關稅打擊」,並可能預示美方將不再根據「232條款」給予豁免,進一步祭出包括晶片在內的關稅措施。

川普關稅施壓不手軟 日韓錯愕

根據韓國先驅報報導,川普在上週出手打擊日本、韓國這兩個美國在亞洲的長期盟友,讓日韓原本期待在對等關稅上獲得優待待遇的希望瞬間破滅,兩國更是錯愕不已。

川普給兩國的關稅信函內容幾乎相同,他宣布,將自8月1日起對其課徵25%的關稅,除非韓國與日本取消他所稱的不公平貿易壁壘。儘管當天川普也像其他12個國家發出類似的關稅通知,但他率先公布寄給日韓的信,被認為是刻意施壓的策略。有分析指出,這是在向世界展示,即使是盟友,也無法倖免於川普的強硬關稅政策。

西江大學國際研究教授許潤(Heo Yoon,音譯)表示,「川普想拿韓國與日本這兩個擁有對美貿易順差、產業基礎雄厚、且與華府有深厚安全關係的親密盟友作為示範。他要表明,對關稅政策來說,沒有所謂的例外,不管是不是盟友。」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副院長卡特勒(Wendy Cutler)在評論中指出,對韓國與日本課徵關稅「將對其他國家釋出不寒而慄的訊號」,這意味著華府可能不會根據「232條款」給予關稅豁免,尤其是針對汽車,因為汽車是兩國高度重視的議題。

儘管日本一直積極與美國接觸,包括自4月以來在華府進行七輪高層會談,以及日本首相石破茂前往華府訪問,他甚至是川普第二任期內首批訪美的領袖之一,但日本仍遭遇重稅衝擊。日本對此強烈反彈,石破茂稱川普最新的關稅決定「極為遺憾」,執政黨自民黨政策委員長小野寺五典則批評,以一封信通知重要盟邦「極其不敬」。

相較之下,韓國則表現得較為克制。韓國似乎對從原定7月9日延後至8月1日這段時間感到寬慰,表示新任李在明政府6月初上任後,確實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談判。不過,政府已召開一連串緊急會議,誓言全力透過談判爭取免於加徵關稅。

在日韓之後,川普進一步對其他長期盟友祭出關稅。加拿大面臨35%關稅,歐盟30%,墨西哥30%,菲律賓20%,泰國則為36%。川普在日前表示,「我們幾十年來一直被朋友與敵人佔便宜,坦白說,很多時候朋友比敵人還要糟糕。」

關稅矛頭直指貿易逆差

川普長期主張,美國的貿易逆差是其他國家不公平貿易政策造成的結果。

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資料,去年美國對日本的貿易逆差為685億美元,對韓國為660億美元,分別排名第七與第八。就進口而言,日本與韓國分別占美國總進口的4.5%與4%,僅次於中國、墨西哥、加拿大與德國。

對於專注於縮小這項逆差的川普而言,日本與韓國無法被忽視。川普相信,對首爾與東京產品課徵更高關稅,並施壓他們購買更多美國商品,有助於縮小這一差距。

許允指出,兩國與美國的緊密戰略關係給了華府施壓空間。他表示,「川普了解,他可以利用這些盟邦與美國的經濟與安全聯繫來施壓,包括分攤防衛費。川普知道,他能從他們那裡爭取到實質讓步,並將其作為政治成果宣傳。」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