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軍武戰情

7月5日大災難預言倒數!防災包必備品看這裡

▲總統府防衛韌性委員會會後記者會上,內政部展示的防災避難包內容示範。(圖/記者呂炯昌攝)

▲總統府防衛韌性委員會會後記者會上,內政部展示的防災避難包內容示範。(圖/記者呂炯昌攝)

[NOWnews今日新聞] 曾準確預言311東日本大地震的日本漫畫家龍樹諒,近來因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書中提及「2025年7月5日將發生更嚴重的災難」,由於台灣與日本都位於颱風、地震頻繁地帶,再度引發關注,加上本(7)月國軍進行漢光41號演習,政府定調是國家團結月,強調要有所準備,日前因為俄烏、以色列與伊朗等國際戰爭,引發防災避難包的熱烈討論。黑熊學院推出的高價防災包,價格也成為討論焦點。市售防災包百百款,現在消防署整理出防災包指南,一起來看官方的防災包重點,一起自製救難包。

內政部消防署指出,平時就應該為每位家人各自準備1個緊急避難包,原則上就是找一個質輕、容易取用物品的雙肩背包,再考量每個人的不同需求,質輕、容易取用物品雙肩背包,維持在男15公斤、女10公斤左右,放入從住家出發到避難收容場所及避難初期可能會需要用到的物品,備妥之後,在背包外標註更新日期,以提醒記得每半年檢查1次緊急避難包,確保物品無損壞、遺漏或已屆使用期限需替換之情形,災時才能真正發揮其功能。

至於整體準備方向,一般人緊急糧食飲水包括:飲用水(每日最低水分攝取量計算:體重每公斤x15毫升)、餅乾、巧克力、防災食品、真空速食食品等乾糧(全榖雜糧類12份、豆魚蛋肉類6份、蔬菜4份、水果3份、乳品1.5份、油脂類6份、堅果種子1份)

醫療及清潔品包括:優碘、棉花棒、紗布等急救用品、痠痛貼布或藥膏、個人用醫藥品(每日服用藥、常用藥及常備藥等,要注意藥品保存時效及保存方式)、體溫計、衛生棉、護墊(女性生理用品)、口罩、乾洗手、濕紙巾、面紙

禦寒保暖衣物包括:手套(防切割耐磨)、雨衣、小毛毯(或鋁毯)、暖暖包、個人用輕便外套、內衣、襪子、毛巾、小型睡袋(在可背負範圍內也可一併帶出)。

貴重物品包括:身分證、健保卡及存摺影本,以及其他合法證明重要證件影本,另需要少許現金,最好準備些零錢,因為可能會使用到公共電話或自動販賣機。

消防署指出,外出避難時,要記得穿上適合長距離行走的鞋子,以防路上碎石、玻璃刺傷。其他物品包括:哨子、紙跟筆、防災地圖(下載消防防災e點通APP離線地圖或自行製作)、可攜式收音機、手電筒、電池、打火機、瑞士刀行動電源與充電器材,為因應夏季高溫高濕的環境特性,可準備防中暑物品,例如帽子、雨傘、防曬乳液等。

家中若有嬰幼兒,應另外準備奶瓶、奶粉、真空包裝或罐頭副食品等,以及應記得帶尿布、尿褲、嬰兒背帶。其他物品包括奶嘴或小玩具。

家中有長者的家庭,應注意準備緊急情況下可以吃的食物或可以用來補充水分的東西,如營養果凍、銀髮友善食品;有長者的家庭,應注意準備拋棄式內衣褲、紙尿布。另外可準備備用的手杖、假牙、助聽器及老花眼鏡等。有寵物應準備寵物糧食、常備藥物、保暖毯、外出籠、寵物牽繩等。

▲緊急避難包檢核表。(圖/內政部消防署提供)
▲緊急避難包檢核表。(圖/內政部消防署提供)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