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軍武戰情
索馬利亞禁台灣公民入境 外交部譴責中國

▲1993年10月,美軍逮捕索馬利亞軍閥行動失敗。圖為1993 年一群年輕的索馬利亞坐在一架燒毀的美國黑鷹直升機上,高呼反美口號。(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 記者呂炯昌/台北報導 2025-05-01 14:10
[NOWnews今日新聞] 長年處於戰亂與海盜猖獗的非洲索馬利亞日前宣布自4月30日起禁止台灣護照入境或過境,中國外交部高度讚賞。對此,我國外交部今(1)日再次表達強烈的譴責,
外交部發布聲明表示,中國外交部於4月30日應記者詢問表示,
1993年6月5日,索馬利亞軍閥艾迪德殺害23名巴基斯坦聯合國維和部隊成員,同年10月3日,為了懲罰艾迪德部眾並削弱其的勢力。美國陸軍在得知2名艾迪德高階幕僚的所在地後,發動「艾琳行動」(Operation Irene)試圖逮補,出動精銳的遊騎兵特種部隊與三角洲特種部隊組成聯合打擊部隊,搭乘黑鷹直升機與MH-6輕型攻擊直升機,突襲摩加迪休市中心的民兵據點。但美軍軍事行動遭到索國民兵強力抵抗,造成19名美軍、1名馬來西亞軍人、1名巴基斯坦軍人陣亡,美方統計索國民兵500人喪生。
根據外交部網站國家與地區資訊網頁指出,在國際社會,尤其非洲聯盟維和部隊支持下,索馬利亞力圖維持穩定,雖暫選出政府,惟各地方勢力仍強。尤其面臨伊斯蘭好戰團體青年黨(Al Shabab)之挑戰,局勢仍極為動盪。2012年8月1日索國通過臨時憲法,同年9月10日議會投票選出Hassan Sheikh Mahamud為總統;2017年前總理穆罕默德(Mohamed Abdullahi Mohamed)當選總統,任內發生多起由青年黨(Alshabab)發起之恐怖攻擊,造成重大死傷事件。
2022年5月新總統Hassan Sheikh Mohamud上台後,誓言打擊青年黨,以期政治穩定,政府軍在地方武力及美軍與非盟維和部隊(ATMIS)協同下,雖收復原由青年黨控制的若干失地,但青年黨對首都摩加迪休發動之多起自殺攻擊事件,造成重大傷亡,安全情勢仍極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