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業動態

對中投資減 謝金河:全球「脫中入美」成形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發文表示:全球「脫中入美」格局成形。(圖/NOWNEWS資料照片)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發文表示:全球「脫中入美」格局成形。(圖/NOWNEWS資料照片)

[NOWnews今日新聞] 近年來,台灣出口結構開始出現變化,台灣對美國的順差拉升至1119.93億美元,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739億美元,而對中國的順差是631.33億美元,和美國有一段差距。不只是台灣,日本也開始對中國的投資逐漸縮手,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發文表示:全球「脫中入美」格局成形。

謝金河指出,台灣的金寶電子結束了從1996年成立的東莞廠,3000多名員工失去工作。其實東莞的製造業萎縮已持續很長的時間,昔日繁華景象早已不復見。最近中日交惡,更加速日商從中國撤離,今年前10個月日本對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銳減83%,情況會更加惡化。

謝金河表示,2025年川普上任,他的關稅棒子加上赴美投資,製造業重返美國,正逐漸改變過去的產業布局。1990年代全球投資中國是主旋律,台商一窩蜂西進,成為促進中國經濟崛起的推手,很多台商也因為投資中國而壯大。

謝金河也點出數據,顯示出從台灣的出口結構可以看出新一輪的變化正在形成。今年10月台灣對美國出口211.35億美元,占比34.2%;對中國出口143.17億美元,占比23.2%,這是占比差距最大的一個月。今年前10月台灣對美國出口1516.21億美元,年增63.3%,對中國出口1388.91億美元,年增13.1%,這是出口美國首度超越中國的新紀錄。

更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對美國的順差拉升至1119.93億美元,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739億美元,而對中國的順差是631.33億美元,和美國有一段差距。從占比更可以看出「脫中入美」的新格局!

而在2020年台灣出口到中國的占比是43.9%、美國是11.7%;今年前10月,美國占比是29.5%,10月拉升至34.2%,對中國前10月占比27%,10月再降到23.2%,謝金河認為,這個變化非常值得關注!

此外,謝金河表示,今年AI是主戰場,台灣的ICT和半導體產業都和美國緊密結合,過去台商投資中國,現在投資美國!接下來是川普要求各國投資美國資金到位,台灣以台積電的1650億美元為基礎,很可能擴大到4000億美元,這個「脫中入美」新格局,也會對企業未來帶來巨大影響和變化!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