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厭倦中國狂打「外交牌」!日水產開拓新通路
▲中國因不滿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台言論,暫停辦理日本水產品進口手續以報復。然而有日媒指出,經過兩年禁輸期的調整,許多扇貝、干貝業者早已分散市場。(示意圖/記者朱永強攝)
- 國際中心蔡姍伶/綜合報導 2025-11-21 09:30
[NOWnews今日新聞] 中國因不滿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有關台灣的敏感言論,陸續祭出制裁措施,包含暫停辦理日本水產品進口手續,雖然也引發部分水產業者擔憂,但有日媒指出,2023年中國以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核處理水」排海為理由,全面停止進口日本水產品後,將近2年的時間,多數業者皆已警覺到「中國風險」而分散市場,甚至開拓美國、歐盟等新通路,估計中國制裁帶來的衝擊將有限。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富士新聞網》(FNN)報導,北海道噴火灣11月中旬迎來本季首批干貝,初次競標價格比去年同期高出8成,這次中國再次禁止進口日本水產,也讓業者感覺被潑了冷水。
不過,自19日中國宣布暫停進口日本水產以來,日本漁業的反應可謂兩極,有些企業將希望寄託於中國市場,但也有其他許多人出於風險考量,對重新出口一事持謹慎態度,他們的共通點是,都對自家漁產品被當成「外交籌碼」、生意受制於人感到憤慨。
報導提到,雖然中國在鬆綁日本水產品後,要求日方在出口時,必須完成養殖與加工包裝設施註冊,但目前提出申請的697家裡,獲准出口的只有3家,即使現在中國再度收緊政策,預計也不會像2023年那樣,干貝滯銷、價格暴跌的情況。
北海學園大學的教授濱田武士認為,從糧食安全保障的面向來看,日本或許需要思考如何把水產品這塊,培育為日本國民消費的內需產業。
而在北海道別海町、經營扇貝加工的業者伊勢健則表示,原本都準備要恢復對中國出口了,也花費了時間和金錢做準備,卻發生這樣的事情,非常遺憾,但在中國禁止日本水產品進口的這2年,公司也已經穩定建立起其他通路,包含美國、歐盟以及日本國內。
原文連結:
ホタテ産地、「外交カード」にうんざり 中国が水産物輸入を再停止
日中韓文化大臣会合見送りも 中国「事実上の輸入停止」で影響…日本水産業者「非常に残念」ホタテ加工業者「販路拡大」で乗り切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