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業動態

赴美投資3500億美元 民間投資、人才恐真空

▲吳大任擔憂,假如真的是這麼龐大金額,擔心未來幾年台灣民間投資、專業人力出現「真空化」,導致經濟發展受挫。(圖/記者鍾泓良攝影)

▲吳大任擔憂,假如真的是這麼龐大金額,擔心未來幾年台灣民間投資、專業人力出現「真空化」,導致經濟發展受挫。(圖/記者鍾泓良攝影)

[NOWnews今日新聞] 據美國媒體《Politico》報導,台美關稅持續談判,美方要求台灣投資介於韓國3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0.8兆元)與日本5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7.1兆元)間。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擔憂,假如真的是這麼龐大金額,擔心未來幾年台灣民間投資、專業人力出現「真空化」,導致經濟發展受挫。

據貿易署經貿檔,台灣對美國從1952年至2025年9月總投資額為508.47億美元(約新台幣1.58兆元),共6,183件,占我對外投資18.09%,居第2名;去年主要投資業別為製造業、批發及零售業、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等。

若以美國所開出低標的3500億美元計算,所要求投資額是台灣對美國過去73年總投資額的6倍以上;如果是5500億美元,那更是拉到逾10倍,兩者都堪稱天文數字;進一步分析,貿易檔所統計為「股本投資金額」,而3500億元,應還要包含「資本投資」。

吳大任先表示,目前仍不確定是否有納入台積電已經宣布的1650億美元,如果美國有計算那麼台灣壓力將會少很多,如果還包括中油在阿拉斯加油管投資、台灣政府到美國設置科學園區等,那麼或許還有機會可以達標。

但他也指出,如果民間對於去美國投資意願不高,那麼所缺少的投資額就必須由台灣政府來補齊,假設少了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兆元),依照目前國內政治氛圍根本不可能通過,假如台灣無法做到美國承諾,那麼就可能會必須付出更大代價。

其次,吳大任表示,如果台灣民間廠商大量赴美投資,代表台灣民間投資動能會大量被排擠,連帶導致國內經濟動能下滑,而赴美蓋廠、拉產線都必須從台灣派員去美國,也會造成國內人才出現真空化,對於台灣經濟發展將有很大挫折。

他總結,川普政府期盼台灣半導體產業短期之內就移轉到美國生產,因此一定會要求在川普剩餘任期內落實投資計畫,當台灣在未來3年多必須要有大量企業赴美設廠、人才外流,不僅會影響到台灣短期內的經濟發展,更可能會讓長期經濟動能縮水。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