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業動態

資策會:81.4%民眾有玩數位遊戲、想玩免費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發布調查,結果顯示,有高達81.4%台灣人有遊玩數位遊戲的習慣,較前一年69%成長逾一成。(示意圖/取自unsplash)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發布調查,結果顯示,有高達81.4%台灣人有遊玩數位遊戲的習慣,較前一年69%成長逾一成。(示意圖/取自unsplash)

[NOWnews今日新聞]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發布調查,結果顯示,有高達81.4%台灣人有遊玩數位遊戲的習慣,較前一年69%成長逾一成。整體玩家常玩的遊戲類型,以手遊(83.9%)穩居首位。而整個市場玩家「只想玩免費遊戲」的風氣興盛,調查更指出,有高達69.8%主機遊戲玩家擁有任天堂Switch,可見其熱銷高人氣。

調查顯示,整體玩家常玩的遊戲類型,以手遊(83.9%)穩居首位,且較前一年成長6.9%,也與第二名的電腦遊戲(26%)差距從52.4%擴大至57.9%。不過,第三名的主機遊戲(24.4%)成長最顯著,增加7.2%、第四名網頁遊戲(13.9%)小幅成長1.7%。

比較年齡層差異,18到24歲玩家更常玩手遊(87%)、25到34歲玩家更常玩主機遊戲(36.4%)、18到34歲玩家也更常玩電腦遊戲,約四成。資深產業分析師張真瑜分析,整體遊戲市場仍是以手遊與電腦遊戲的發展潛力最佳,而主機遊戲的成長主要與新機的推出,以及相繼於今年推出新遊戲,進而帶動玩家遊玩有關。

資策會MIC表示,整體玩家有35.5%有付費習慣,較前一年下降一成左右,其中18到34歲玩家有更高比例有付費習慣,近五成。

資深產業分析師張真瑜分析,疫後玩家付費能力下滑已成為全球趨勢,而社群、影音等其他娛樂也會排擠消費者的資源,加上消費者更習慣免費內容,在付費上趨向精打細算。整體玩家「只想玩免費遊戲」的風氣興盛,不過免費遊戲已衍生多種獲利策略,先以免費誘因吸引下載,再透過如遊戲內廣告、遊戲商城等吸引玩家掏錢,機制設計已相當成熟。

進一步關注常玩比例成長最大的主機遊戲,資策會MIC表示,針對玩家所持有的主機,69.8%主機遊戲玩家擁有任天堂Switch、41%擁有PlayStation,而28.8%擁有Xbox,就付費意願分析,主機遊戲玩家更願意在遊戲上花錢,近半年內有過半(51.4%)玩家有付費經驗,且25至54歲族群曾付費比例皆在五成以上。針對吸引玩家購買動機,相較於手遊以免費因素奪冠,主機遊戲玩家更看重「遊戲體驗佳、喜愛遊戲本身特色、喜歡遊戲畫面與設計」。

另一方面,資策會MIC針對台灣人參與電競遊戲的行為進行調查,38.3%民眾曾參與電競相關活動,其中28.4%為本身有遊玩遊戲,不過,透過觀看直播比賽(38.6%)與關注新聞(30.1%)參與的比例更高。

透過線上、線下電競比賽參與有18.6%,以及18.1%有追蹤、訂閱電競選手或戰隊的社群。而46.8%民眾曾購買電競設備,前五名以滑鼠、鍵盤(51.4%)居冠,其次依序為耳機(43.6%)、滑鼠墊(27.8%)、螢幕(27.6%)與主機(27.4%)。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