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影響百萬人最嚴重!美政府關門36天破紀錄
▲美國政府停擺邁入第36天,打破歷史紀錄成為美國史上最長的一次政府停擺,更可能是破壞性最大的一次。(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 國際中心陳政嘉/綜合報導 2025-11-05 19:26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聯邦政府關門危機於5日邁入第36天,打破歷史紀錄成為美國史上最長的一次政府停擺,更可能是破壞性最大的一次。
CNN報導,政府停擺所造成經濟損失通常是暫時性的,在政府重新開放後就會迅速恢復,但長達36天的資金中斷已經對美國造成重大打擊。數百萬美國人無法領取維持家庭生計所需的食物券;約有140萬名聯邦僱員領不到工資,其中還有許多人無薪仍在工作;由於政府數據暫停發布,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對美國經濟現狀一無知。
上週末是自政府停擺以來,空中交通管制人員短缺情況最嚴重的週末,從週五早上至週日晚上,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設施共收到 98 份「人員編制觸發點」報告,也就是管制員不得不改變操作以因應人力不足,調整措施可能包括重新安排飛機航線或延誤航班。
儘管空中交通管制員被視為必要工作人員,政府停擺期間也需要無薪工作,但有一些管制員請病假抗議,另一些則請假去打工賺錢。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稱 萬聖節當天大量空管人員請假,導致全國30個最大機場中一半的機場人手「緊張」。週末期間,德州奧斯汀、新澤西州紐瓦克、波士頓、達拉斯、丹佛、納許維爾和鳳凰城的管制塔台都曾出現人手不足的情況。運輸部長達菲(Sean Duffy)警告,若空中交通管制員再錯過一次發薪日,空中交通可能陷入混亂。

高盛首席政治經濟學家菲利普斯(Alec Phillips)表示,「目前的停擺可能會對經濟造成有史以來最大的影響。」即使下週就結束政府停擺,第四季實際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速度也可能放緩1.15個百分點,預計將放緩到1%,比Q3預測的3至4%大幅降低。
國會預算辦公室表示,政府停擺將使GDP下降1到2個百分點,「政府停擺時間越長,影響就會越嚴重」,儘管大部分損失會得到彌補,但由於員工休假造成的部分產出損失將是永久性的,在為期八週的停工期間,將永久損失70億至140億美元。
2018至2019年的政府停擺,此前創下最長紀錄,持續35天。但高盛指出,該次停擺僅影響10%的政府支出,但2025年則是100%的撥款都被擱置。
且由於政府停擺造成資訊封鎖,連此次關門造成的經濟損失都難以準確衡量,包括月度就業報告、聯準會的主要通膨指標以及有關消費者支出的關鍵數據都暫停發布。若持續缺乏數據,聯準會很可能放棄在12月的政策會議降息。
好消息是政府重新開門後,大部分經濟損失都會迅速消除,高盛預估明年第一季就能完全逆轉停擺的影響,在休假員工重返工作崗位和聯邦支出恢復,GDP將增加1.3個百分點,推到Q1的GDP成長率達到3.1%的穩健水準。
此次僵局的核心是即將到期的健保補貼,民主黨堅持在共和黨同意恢復並延長該補貼之前,絕不會就重啟政府的撥款法案進行談判;但白宮方面則堅持民主黨先投票讓政府重開,才能就健保問題展開對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