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司法焦點
獨/農田水利署告SOGO百貨!討租2035萬吞敗
▲台北市東區SOGO忠孝館遭「地主」農業部農田水利署提告追討租金差額2035萬元,台北地院判決免付。(圖/翻攝Google Maps、農業部網站)
- 記者劉松霖/綜合報導 2025-10-29 12:50
[NOWnews今日新聞] 坐落於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緊鄰捷運忠孝復興站的遠東SOGO台北忠孝館,以不到一萬坪的營業面積創下百億營收,被封為全台百貨的「坪效王」,不過在近期一件法院判決中,「地主」農業部農田水利署主張SOGO忠孝館每年7月依據「當年公告地價10%」預付下一年租金,但政府隔年1月公告的地價較高時,SOGO並未補足之間的差額,因此對SOGO提告「給付差額租金」2035萬元。台北地院審視合約,雙方從未約定隔年地價調整時應如何「找補」的條款,判決SOGO免付。
SOGO忠孝館原地主是臺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2020年施行農田水利法,改制納入公務機關,隸屬於農委會農田水利署,後來因為行政院組織改造,現在地主是農業部農田水利署。
瑠公農田水利會1983年與太平洋建設公司簽訂為期50年的地上權契約,興建太平洋崇光百貨忠孝館;2002年太平洋建設爆發財務危機,百貨公司改由遠東集團徐旭東經營,到了2017年9月,太平洋SOGO更名為遠東SOGO。
農田水利署主張,2002年太平洋崇光百貨公司從太平洋建設手中獲得地上權時,曾在當年7月1日換約,並配合換約日期,在契約中明訂以「當年期公告之申報地價百分之十」計算地租,但太平洋百貨每年預付一年租金的日期(7月1日)與政府每二、三年公告調整地價的日期(1月1日)不一致,預收一年的租金會因為隔年1月公告的調整地價與應收租金發生落差。
農田水利署認為,在水利會改制前5年,太平洋百貨應付租金短少2035萬4306元,發函請求太平洋百貨給付差額但遭到拒絕,因此提告追討。
太平洋百貨反駁,當初換約時,雙方已講好租金依照當年度7月1日的申報地價百分之十計算,而且每期地租都是一次付清,不須因為隔年1月1日申報地價調整而進行找補,之前都是這樣履行合約,何況合約中根本沒訂「找補條款」。
北院調閱合約,有明確規定太平洋百貨每年7月1日付下一年的租金,計算方式是「當年期政府公告之申報地價10%」;合約並未約定次年申報地價調整必須找補。
法官指出,隨著隔年公告地價補租金差額,只是農田水利署改制後片面看法,並非雙方約定的內容;雖然農田水利署聲稱,其他土地的承租人都已補繳租金差額,但各別土地承租契約不同,不能作為本案找補約定存在的證據,因此判決農田水利署敗訴。
NOWNEWS調查,SOGO忠孝館位於台北市大安區復興段一小段0460-0000地號的土地上,2013年至今的公告地價,每平方公尺最低30萬1236元、最高40萬7404元。據此推算,農田水利署主張SOGO忠孝館短付租金的2015到2020年共5年期間,其實已收入總額高達9億多地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