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治快訊

修財劃法再修?竹市府憂:統籌分配款大減

▲財政部研擬再修財劃法,新竹市府反對。(圖/新竹市府提供)

▲財政部研擬再修財劃法,新竹市府反對。(圖/新竹市府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財政部今(21)日下午召開「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方式」研商會議,研擬再修《財政收支劃分法》,將普通統籌稅款優先全額補足各縣市基準財政收支差額及大幅下修「營利事業營業額」權重,新竹市政府今日嚴正表達立場,強調「支持現行新版財劃法分配機制與指標權重」,呼籲財政部應審慎評估對地方財源造成之重大衝擊,避免傷害對國家經濟貢獻度高的縣市。

新竹市府表示,財政部研擬版本將導致財政努力高的縣市反而得不到合理分配,等於懲罰財政努力佳的縣市,不利於激勵地方政府財政努力。同時,大幅下修營利事業營業額權重,由現行「總分配數」之30%大幅調降至彌補基準財政收支差額後「餘額」(恐只剩現行總分配數1/2)之8%,其分配金額占總普通統籌分配數微乎其微,此項指標將形同虛設,忽略高經濟貢獻同時需高施政成本,若修法通過,恐使竹市116年統籌分配款大減,嚴重懲罰對國家經濟貢獻高之新竹市。

市府表示,竹市每日承擔近60萬流動人口需求,交通、教育、治安、消防、環保及其他公共服務需求等竹科外溢成本皆由竹市負擔,遠超過45萬戶籍人口負荷,各項施政成本龐大,竹市過去長期統籌稅款及一般性補助款獲配數全國倒數,今(114)年3月總統公布之新版《財政收支劃分法》終於將營利事業營業額權重30%納入分配,使竹市統籌稅款獲配數得以提升,正規劃逐步改善交通、教育等基礎設施及推動延續性重大建設,如大新竹輕軌等。

市府指出,本次財政部研擬版本大幅下修營利事業營業額權重,加上將人口數以「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作為逆指標係數調整,即平均每戶所得越高獲配數越低,再度懲罰對國家經濟貢獻高的新竹市民,嚴重損害市民福祉與財政公平,邱代理市長及市府團隊強烈表達不滿。

市府指出,竹市人均上繳稅額全國最高,但歷年統籌稅款及一般性補助款獲配率僅3.5%為全國最低,新版《財政收支劃分法》實施後竹市獲配數有所增加,才終於補償竹市「高繳稅、低配回」的長期不公平處境,而財政部研擬版本多重懲罰竹市,將大幅降低竹市獲配財源,嚴重衝擊竹市既有施政規劃,不利於各項公共建設及重大施政計畫之持續推動,並影響市民對中央的信任。

財政部今日召開「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方式」研商會議,竹市提供書面意見表達支持現行新版財劃法,反對再修分配機制,倘有必要再修法,建議僅針對法令不周延之分母解釋及一般性補助款應加上個別縣市之保障。市府呼籲,唯有維持現行新版財劃法穩定且合理的分配機制,才能真正落實財政公平合理及提升地方政府財政自主性,保障市民權益,並支持城市永續建設與國家經濟發展。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