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司法焦點

閃兵案第三波掃蕩!律師籲勿再縱容錢能換兵

▲檢警今(21日)就逃兵案展開第三波搜索。知名男星陳柏霖 (左)、張書偉(中)與修杰楷(右)均遭拘提。(圖/翻攝自當事人臉書)

▲檢警今(21日)就逃兵案展開第三波搜索。知名男星陳柏霖 (左)、張書偉(中)與修杰楷(右)均遭拘提。(圖/翻攝自當事人臉書)

[NOWnews今日新聞] 「閃兵集團」案第三波掃蕩!檢警今(21)日清晨發動搜索,陳柏霖、修杰楷、Energy張書偉均遭拘提,Energy成員坤達(謝坤達)也在拘提名單中,但因工作而不在國內。全案自2月王大陸案爆發後,已陸續有十多名藝人遭調查,演藝圈兵役風暴持續延燒。

據了解,檢方鎖定部分藝人涉嫌透過醫師開立不實診斷書、偽造病歷,以規避服兵役義務。新北地檢署今日指揮刑事局與永和分局,兵分多路前往台北、新北、桃園及台中多處執行拘提搜索,持續追查背後醫療管道與仲介網絡。

不過,外界關注的焦點已不僅止於「誰涉案」,而是法律後果為何屢顯寬鬆。根據《妨害兵役治罪條例》,以不實手段逃避兵役可處5年以下徒刑,屬於重罪,但實務上多數被告最終獲緩刑或易科罰金。律師陳妏瑄指出,法院在量刑時通常考量被告是否初犯、是否坦承犯行與賠償態度等因素,「因此許多案件最後只是罰錢了事,也讓社會誤以為繳錢就能免兵。」

她進一步分析,逃兵行為除了刑責外,也會留下前科紀錄,影響未來出境或擔任公職,「不是想像中那麼輕」。但由於部分涉案藝人年齡已過服役年限,即使定罪也無法補服兵役,實務處理上往往以比例原則衡量,形成「法律有罰、制度無補」的尷尬現象。

司法改革關懷互助協會理事長李震華則呼籲,法院應重視量刑的教育功能,「若一再輕判,只會讓大眾誤以為有錢能免兵,動搖兵役制度的公平性。」他強調,檢警後續除應追查提供假病歷的醫師與仲介,也應全面清查歷年以健康理由免役的名單,「唯有徹查到底,社會信任才有恢復的可能。」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