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治快訊

鄭麗文當選敲響政治警鐘?她揭國民黨新現象

▲政治評論員吳靜怡認為:「國民黨已經不一樣了」。(圖/記者陳明安攝)

▲政治評論員吳靜怡認為:「國民黨已經不一樣了」。(圖/記者陳明安攝)

[NOWnews今日新聞] 前立委鄭麗文日前成為繼洪秀柱之後第二位女性國民黨黨魁。事實上,藍營主席改選前,戰鬥藍召集人趙少康就質疑「中國介選」,他昨(19)日更發文喊話新黨魁,應降低消除親中力量。對此,政治評論員吳靜怡認為,從趙少康的質疑到鄭麗文的勝選,敲響台灣政治的警訊,這場勝利不只是黨內世代的交替,更是資訊權力的重新分配。

吳靜怡昨發文指出,鄭麗文的當選,象徵國民黨內部基層對「話語主權」的反撲,這場勝利不只是黨內世代的交替,更是資訊權力的重新分配。

吳靜怡認為,鄭麗文代表的是一種「直話直說、反精英、強情緒動員」的新藍文化,而這種風格正好契合社群媒體的演算法邏輯,以情緒與對立為燃料,大量放送。當社群取代組織,演算法就取代了理性。

吳靜怡提到,趙少康之前質疑的不是選舉公平,而是演算法民主的崩壞,大量短影片、社群操作、外部聲量、人為節奏干預,當演算法與境外資訊滲透交織,選舉,會演變成一場資訊戰。「認知危機」在台灣的具體呈現,當黨員的決策依據不再是理念與政策,而是社群短影音的印象、群組的謠言、匿名帳號的節奏,那麼民主制度的知識基礎就被侵蝕。

吳靜怡說,這場黨主席選舉,不難發現真實政治被特定媒體節奏取代,候選人與黨內論述淪為數位內容產業,網路流量比政策更能決定命運,公共討論變成聲量對決。

吳靜怡指出,台灣的媒體生態與選舉社群亦有碎片化、偏激化、社群群組影響大的特性,在台灣「媒體生態結構」長輩或中老年選民大量使用LINE群組、臉書等社群工具,這些群組常是轉傳資訊的主要渠道,錯誤資訊因此可能比想像中更快滲透。

吳靜怡也認為,看不見的敵人早就開始備戰,這是郝龍斌依賴傳統組織又起步太晚的後果,國民黨全台灣地方黨部幹部也因為多人涉及「偽造文書」讓傳統組織系統癱瘓,反而鄭麗文活血的黃復興鐵票系統更強悍。

吳靜怡最後說,總之,國民黨已經不一樣了,印證不是只有小草會被網路影響,而是擴及全面化。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