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治快訊

鄭麗文當選黨主席 牛煦庭:應給點時間觀察

▲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不過她的紅統立場,遭不少人質疑,須謹慎注意是否與台灣主流民意脫節。(圖/葉政勳攝,2025.10.18)

▲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不過她的紅統立場,遭不少人質疑,須謹慎注意是否與台灣主流民意脫節。(圖/葉政勳攝,2025.10.18)

[NOWnews今日新聞] 國民黨主席選舉結果昨天出爐,最終由前立委鄭麗文當選。對此,國民黨立委牛煦庭今(19)日表示,各種有關鄭麗文的惡意推定,也該停止,一個政治人物的評價,最終應該建立在其「行為」而不是「言詞」,我們理應給予新的黨中央一些時間,觀察實際表現,而非憑主觀臆測就倉促定論。

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打敗台北市前市長郝龍斌、國民黨立委羅智強、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彰化縣前縣長卓伯源、前國大代表蔡志弘競選國民黨主席。國民黨昨晚公布黨主席選舉投票結果,選舉人數33萬1145人,投票數13萬0678票,投票率39.46%,有效票12萬9867票,無效票811票;而鄭麗文以6萬5122票、50.15%的得票率當選國民黨主席。

「有些事,該隨著選舉的結束而停止。」牛煦庭今天在臉書表示,激情已過,鄭麗文的首要任務就是整合,此時,任何奚落、嘲諷、乃至於謾罵其他黨內同志的聲音,該立刻停止,贏得選舉還在耍嘴皮子,對於團結整合、一致對外,沒有任何幫助,而單憑「狂粉」,不足以贏得大選,本黨栽過跟頭,不應重蹈覆轍。

牛煦庭說,另一方面,各種有關鄭麗文的惡意推定,也該停止,一個政治人物的評價,最終應該建立在其「行為」而不是「言詞」,畢竟選舉期間的言詞激情四射,但當權後多所顧慮實屬政治常態。「對於鄭主席,可以懷疑;對於新路線,可以辯證;必要時,甚至可以反制;但是,我們理應給予新的黨中央一些時間,觀察實際表現,而非憑主觀臆測就倉促定論」。

牛煦庭指出,當然情緒要有出口,但是如果黨主席選舉期間的各種「選舉語言」在選後喧賓奪主、成為政治焦點,最高興的鐵定是民進黨。

「有些事,則不能是選舉來了才做打算。」牛煦庭表示,「建制派」的集體焦慮,終究因為準備不足,而無法扭轉選戰的氛圍。這場選舉,大小黨公職站隊表態「由上而下」的影響,顯不如基層黨員「由下而上」的自主行動。雖說本黨的黨員結構與社會脫節,但,若全黨上下,能藉此徹底認知「由下而上」才是時下選舉硬道理、並且提早準備,那麼對於2026、2028,也不用過度焦慮—受眾不同、選戰方法不同而已。

牛煦庭強調,既然這場選舉是「由下而上」的勝利,那麼,就不會、也不該變成「由上而下」的領導。政治上或有各種手段,但違逆基層民意者必將受到反噬;而兼容各方意見才能發揮最強戰力,也因此,鄭麗文能否順利打造「集體領導」,將是重要指標。

牛煦庭表示,「誰願參與、怎麼參與?積極以對,擔負多少風險?消極以對,便宜了哪些人?值得大家好好思考。政治變化多端,『三步之外一片漆黑』,但裹足不前、就不會有路!終究會勇敢前行。」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