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治快訊
巷仔內/派系切割、紅統標籤 鄭麗文挑戰多

▲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不過她的紅統立場,遭不少人質疑,須謹慎注意是否與台灣主流民意脫節。(圖/葉政勳攝,2025.10.18)
- 記者何哲欣/台北報導 2025-10-18 20:45
[NOWnews今日新聞] 國民黨主席選舉結果揭曉,前立委鄭麗文擊敗前副主席郝龍斌順利當選,成為繼洪秀柱後,第二位獲黨員選出的女性黨主席。鄭麗文首要任務,就是帶領國民黨贏得2026年九合一選舉,不過鄭麗文雖獲12萬多選票,但投票率竟不到4成,加上與派系間的整合、最遭人質疑的急統背景,都是鄭麗文未來要面臨的挑戰。
國民黨主席自2001年起改為黨員直選,過去多數是同額競爭、頂多兩人對決,這次黨主席選舉共有6人參選,是繼2017年後,再度有這麼熱鬧的主席選舉。不過2017年投票率將近6成,這次卻不到4成,顯示多數黨員對這次選舉並不關心。或許是多數人都認為,最強母雞還是盧秀燕,因此不在意由誰擔任黨主席,但33萬黨員中,只有6萬人出來挺鄭麗文,過去藍營總嘲笑賴清德是少數總統,鄭麗文催不出黨員票,是鄭麗文首要面對的挑戰。
投票率不到4成,鄭麗文催不出黨員支持
此外,這次選舉明顯是鄭麗文與郝龍斌兩強間的對決。多數地方派系挺郝龍斌,但軍系、自主黨員卻挺鄭麗文;鄭郝背後也是兩大媒體集團對決,鄭麗文有中天支持,郝龍斌有趙少康的媒體勢力。雖然選後大家都說要團結,但選舉過程中,兩強幾乎撕破臉,郝龍斌還指控遭網軍攻擊,未來鄭麗文陣營要如何與郝龍斌陣營和解,是鄭麗文第二挑戰。
尤其是面對明年的九合一選舉,多數縣市長、議長等地方派系針對提名狀況,若與鄭麗文有不同意見,將由誰來決定?過去藍營不少脫黨參選的實力派選將,換句話說,地方派系不靠國民黨的招牌,仍有機會勝選,要如何與這些派系溝通互動,鄭麗文必須展現能服眾的實力。
遭郝龍斌陣營猛攻,選後如何修補裂痕
最後,鄭麗文最大的罩門,就是扣上的紅統、急統立場。國民黨2024年雖未能重返執政,但新當選的立委,在經歷一年多來與民進黨的交手,深知在兩岸議題上難以與民進黨講道理,於是在過去一年,即使民進黨仍不斷用「兩國論」挑釁國民黨,但多國民黨多數時候選擇低調避戰,讓民進黨難以找到施力點。這樣的戰術在大罷免時尤其明顯,民進黨的「抗中保台」,不再有效。這也是為什麼,原本的選前預估,多數人會選擇比較不那麼統的郝龍斌。
紅統立場與台灣主流民意有落差,民進黨將再打「抗中保台」牌
如今郝龍斌落敗,鄭麗文靠黨員勝選,但多數黨員卻被批評都是超過60歲的老國民黨人,與台灣的年輕世代、主流民意有明顯落差,鄭麗文如果仍堅持走鮮明的統派路線,例如當選後訪問中國,甚至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見面,明年還要選舉的縣市長、縣市議員,只能與鄭麗文切割,恐怕也會步上洪秀柱的後塵,明年選舉過後恐怕就會被逼宮,鄭麗文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