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司法焦點
批檢搞錯京華城案就被傳 菱傳媒老闆爆內幕
▲菱傳媒董事長施威全發文指稱,只因為批評檢察官搞錯京華城案就遭到傳喚。(圖/記者劉松霖攝,2024.11.12)
- 記者劉松霖/綜合報導 2025-09-09 12:15
[NOWnews今日新聞] 菱傳媒負責人、淡江大學教授施威全,去年(2024)在京華城案偵查期間遭到台北地檢署傳喚,事隔將近10個月,他發文還原偵訊45分鐘的內幕,爆料檢察官只因為他曾寫文章批評檢方偵辦京華城案搞錯都市計畫法而約談他,還問他是誰付錢要他寫稿?施威全認為,原來檢方不滿他的文章就「勞師動眾耗費公家資源只為警告我。」
施威全在2024年11月12日以證人身分到北檢應訊,開完偵查庭後媒體堵訪,他並未多談,只說「其實檢察官也辛苦了,勞師動眾的」,記者好奇為何京華城案需要傳施威全,是否因為他有捐政治獻金給柯文哲?或出現在柯文哲隨身硬碟的政商人士捐款名冊上?施威全對此仍未詳述,仍說「檢察官也很辛苦,其他請各位請教檢察官」。
施威全昨天(8日)投書媒體,他疑惑自己與柯文哲案有何一絲一毫牽連?「從被傳到訊問只覺莫名其妙」,結果檢察官提示他針對京華城案的評論文字,文中批評檢察官搞錯《都市計畫法》,「檢察官問說是誰要我寫?誰支付稿費?稿費付到何方?問題很無厘頭。」
施威全回憶,當時他回答自己碩士念建築與城鄉所、博士念法律,論文寫《都市計畫法》,針對京華城案,有資格、也敢論法理主張柯文哲無罪,這是專業上的堅持;他從念書時寫專欄至今,從沒人敢要求他寫什麼題目。
施威全指出,當檢察官可以以騷擾為警告手法,證明今日台灣,政治報復可能存在,「我當然害怕。得罪檢察官若成為私怨,我怕被干擾、被栽贓為匪諜,即便很快證明清白,整個被傳、被問的過程,不只耗費金錢,也足以斷我生計,影響家庭。」
施威全回想,偵訊短短45分鐘,讓他為台灣民主惋惜的一股氣鬱悶在心,不知如何爆發,可以想見,被關了那麼久的柯文哲當然恨死檢察官,但柯文哲是政治人物,期待這股恨不是針對個別個人,而是恨鐵不成鋼、恨台灣民主不夠長進,矢志改革體制而非報復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