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治巷內

巷仔內/盤點「核三公投」沒過門檻3大關鍵

▲823核三延役公投雖拿下逾430萬張同意票,但仍未過門檻。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率黨幹部鞠躬向選民致謝。(圖/記者林調遜攝,2025.08.23)

▲823核三延役公投雖拿下逾430萬張同意票,但仍未過門檻。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率黨幹部鞠躬向選民致謝。(圖/記者林調遜攝,2025.08.23)

[NOWnews今日新聞] 今(23)日是核三延役公投及7位藍委罷免案投票日,除了7個罷免區域投票率稍高,非罷區都未能成功催出投票率,即使公投案「同意」核三延役的票數遠遠多於「不同意」,最後仍未能衝過門檻500萬523張票。《NOWNEWS今日新聞》為讀者盤點出3大關鍵因素,探討這次睽違2年的全國性公投案,為何最終惜敗。

1、沒能綁反廢死 能源議題過硬
這次核三延役公投是由民眾黨立法院黨團提案、藍白立委聯手通過,但藍營所提的「反廢死公投案」未能通過中選會審核,最終無法一起在823投票,光靠能源議題,難以撐起多數選民出門投票的動能。

從2011年日本發生福島核災後,台灣社會掀起反核巨浪;至2018年「以核養綠」公投案通過;其後2021年「核四商轉」公投案不通過等結果來看,台灣核電議題的討論從未間斷,台灣人民也能與時俱進理性思考能源問題。只是公投不再綁大選,加上民間較熱門的「反廢死」議題未能成案一起投票,難以促使非罷免區選民出門投票。雖沒過門檻,但開出400多萬張同意票,仍是不錯的成績。

2、726反罷氣力放盡 選民疲乏
726大罷免藍白合作反罷從7月起全力投入,雙方出錢出力資源用盡,最終贏得24+1全數不通過的結果。有別於726全台多達24+1選區的大規模,823僅中部6選區+新北1選區的小規模罷免,熱度已經大減,此時共同投票的核三延役公投難搭便車,選民動員也較726更加困難。

從社群網路議題聲量熱度觀察,核三延役公投始終沒有出現足夠份量的事件能夠得到網友青睞、轉化投票動能;藍營《南方四賤客》風格萊爾校長動畫,即便贏得網路聲量,效果卻也只停留在網路。真實世界中,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的強勢代言縱使非常努力,但能源議題的語言非常難以轉化成貼地的政治語言,而綠營此時拋出「內閣改組」議題牽扯童子賢,也讓他難以聚焦核電;NVIDIA創辦人黃仁勳選前來台提倡核能,效果也只是曇花一現,畢竟,大老闆的擔憂實在難以打動小老百姓。

3、2026藍白新北選戰 搶盡鋒頭
民眾黨採取「先反罷,再公投」的策略,成功在726催出小草助攻罷區藍委,連柯文哲的妻子陳佩琪、母親何瑞英都出動了,幾乎等同氣力放盡,但多少也犧牲掉宣傳核三延役公投的力道跟資源,藍白全力投入宣傳公投的時間僅僅只有2週,議題要遍及全台選區,可說是難上加難。

在核三延役公投前夕,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拋出投入2026新北選戰的議題,加上國民黨籍強勢人選、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首度鬆口願意承擔,徹底讓823核三延役公投話題失焦,新北選戰比起核三延役,更成為凸顯「藍白合」成功與否的明顯標的,反而方便綠營操作攻擊、轉移話題。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