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軍武戰情
經國號戰機電戰莢艙首曝光?中科院回應了

▲▲中科院以「玄戟專案」為名為空軍IDF經國號戰機研發外掛式電戰莢艙,近日被目擊由C-130H運輸機掛載在兩翼派龍下升空測試。(圖/全球防衛雜誌授權提供)
- 記者呂炯昌/台北報導 2025-08-13 16:41
[NOWnews今日新聞] 空軍3型主力戰機中IDF經國號戰機欠缺電戰設備,美製F-16戰機的電戰設備又不相容。中科院以「玄戟專案」為名專門為經國號戰機研發外掛式電戰莢艙,近日被目擊由C-130H運輸機掛載升空進行測試。對此,中科院與空軍今(13)日都紛紛表示不評論。
中科院自2020年起推動「玄戟專案」,規劃4年40億元研製,期盼能夠研發出性能接近美製AN/ALQ-184的外掛式莢艙,原本中科院信心滿滿,但傳出2023年專案將期滿時,美方仍管制,並拒絕部分關鍵零組件輸出,使得該專案一直無法符合空軍作戰需求。「玄戟專案」後續發展如石沈大海。
根據軍事雜誌《全球防衛雜誌》近日分享,一架空軍C-130H運輸機被目擊到外掛2具灰白色的筒狀掛載,推測即是測試中的經國號戰機電戰莢艙。有網友推測指出,頭尾的白色部分可能是天線罩,側面的開口則可能是發電機的通氣口;但也有網友質疑,兩邊對襯掛載,測試電戰莢艙需要這樣嗎?
軍事專家梅復興臉書發文表示,目前「玄戟」的釋出畫面可歸納出3項疑問:一是「玄戟專案」在公開資訊中2023年已經結案,為何突然出現?二是IDF的電戰莢艙為何要用C-130測試?三是由體積來看略顯龐大,是否真適合IDF機腹中線掛載?
對此,中科院表示,「玄戟專案」相關測試情形,均屬中科院科研計畫範疇,因涉及國防機敏資訊不評論。空軍司令部也表示,暫無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