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美媒:半導體關稅可能只對成熟製程

▲美國232調查即將於兩周後公布,可能贏來的半導體關稅對台灣影響大,將改變台積電策略。(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 國際中心顏得智/綜合報導 2025-07-31 17:16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4月以國安名義發起232晶片產業調查,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本週宣布兩週內將公布調查結果。232調查是賦予美國總統以國家安全為由,對進口商品祭出關稅等貿易限制。台灣對於這項調查相當關注,攸關半導體關稅以及台積電未來的發展;不過,美媒認為,美國的關稅政策可能暫時僅鎖定成熟製程。
根據美國科技媒體《Wccftech》報導,晶片關稅的威脅開始籠罩台灣市場,似乎台灣正為可能高於美國其他貿易夥伴的稅率做準備。預期台灣將面臨沉重晶片關稅,但《Wccftech》認為,這也可能僅限於成熟製程。
報導提到,台灣具有全球規模最大也最先進的晶片供應鏈,多年來一直為全球生產半導體,晶片出口成為台灣經濟的重要驅動力,其中許多出口流向美國。然而,隨著川普政府計劃根據《232條款》對晶片加徵關稅,這對台灣供應商如台積電與聯發科造成了巨大的不確定性。若關稅落在20%,這對科技市場而言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日本與歐盟等國已成功爭取關稅稅率為15%的條件。然而,這些協議除了需要「數千億美元」的鉅額投資外,還須開放市場給美國,享有0%關稅的待遇。對於如台灣這樣量體較小、又高度依賴對美晶片出口的國家而言,要接受這樣的條件是一個艱難的抉擇。
報導提到,晶片供應鏈一向在穩定的條件下運作,無論是針對先進製程的長期合約,還是針對未來製程設定的條件。然而,一旦將關稅因素納入考量,像台積電這樣的企業將需重新從零開始修訂合約,這不僅增加不確定性,額外的成本也可能轉嫁至消費性產品上。
目前美國對晶片關稅的政策仍不明朗,但《Wccftech》指出,美國政府可能僅針對成熟製程節點徵稅,以確保在與中國競爭時,美國能在該領域占據優勢。更重要的是,隨著台積電近年在美國大舉投資,這顯示出台灣願意擴大在美生產能力,這或許能在貿易談判中為其爭取一些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