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司法焦點

不舉男開刀少5公分怒告! 術前照沒露臉敗訴

▲高雄一名男子前往泌尿科診所開刀治療不舉,但他控訴手術後變短5.5公分,要求賠償53萬5千元。(圖/翻攝診所官網)

▲高雄一名男子前往泌尿科診所開刀治療不舉,但他控訴手術後變短5.5公分,要求賠償53萬5千元。(圖/翻攝診所官網)

[NOWnews今日新聞] 高雄一名戴姓男子因為有生殖器勃起障礙,前年(2023)2月接受泌尿科診所植入人工陰莖,但他不滿「長度換硬度」,手術前有生理反應時是18公分,術後只剩下12.5公分,對診所提告求償手術費、精神慰撫金共53萬5千元,法院判他敗訴的原因之一是:雖然他提供術前照片為證,但只拍特寫沒拍到臉,無從確定是誰的器官,因此駁回請求。

戴姓男子提告主張,原本他生殖器平常狀態是12.5公分、有反應時18公分,但前年他花23萬5千元開刀治療不舉後3個月,發現自己變短了,去年4月在診所測量,有反應狀態下只剩12.5公分。因此他要解約、要求診所還他手術費23萬5千元、並賠償精神慰撫金30萬元。

診所答辯,為戴姓男子植入「單件式人工陰莖」手術順利,術前雖然沒測量他的生殖器長度及拍照,但術後測量他是12.5公分,「尚屬台灣正常男生之生殖器長度」。而且戴姓男子看過手術說明書,上面告知術後的外觀、硬度及長度,可能無法達到術前正常勃起的狀態,所以他不可以請求解約及退款。

法院調查,戴姓男子雖然提出2張分別從側面、上方拍攝的生殖器照片,聲稱這是手術前的狀態,但照片中並沒有可供比對的測量單位,無法確認到底有多長;加上這2張照片只拍生殖器,「無法查悉該生殖器所有人之身分」,自然也無法藉此確認是戴姓男子的生殖器,不能證明是他開刀前原貌。

判決中特別解釋,男性生殖器本會受外在不同溫度、時間、性生活頻率、興奮程度等狀況而變化,也可能因為個人生理、心理狀況、年紀、內分泌而有差異,無法以特定時間生殖器長度就可以推論未來生殖器長度的發展,考量戴姓男子年紀及身心狀況,就算法院認定「術前照」真的是他本人,仍無法憑此認定生殖器縮短是因為手術造成,因此求償無理,判決戴姓男子敗訴。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