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治快訊

移工斷指無法返航 CNN揭台灣漁業涉虐待

▲外媒報導,台灣遠洋漁業涉虐待外籍移工,有印尼移工斷指卻無法返航。示意圖。(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外媒報導,台灣遠洋漁業涉虐待外籍移工,有印尼移工斷指卻無法返航。示意圖。(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台灣被視為亞洲人權與自由的燈塔,遠洋漁業也相當繁盛,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依賴許多外籍移工的遠洋漁業被指控壓制勞工、強迫勞動等爭議,甚至有印尼移工在船上遭金屬門壓斷雙指,船長卻拒絕返回港口,導致他一個多月都只能忍痛用牙籤挑掉裸露的碎骨。

CNN報導,台灣擁有世界第二大遠洋捕魚船隊,向世界各地供應海鮮。台灣也被視為亞洲自由和人權的燈塔,在平等方面有著相對良好的記錄。但台灣對待移工的方式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國際關注,引發了人們對其對這些價值觀的承諾的質疑。

印尼移工唐科塔(Silwanus Tangkotta)去年在太平洋上的一艘台灣漁船工作時,一道巨浪導致厚重的金屬門砸在他的手指上,壓碎他的中指和無名指。但當時漁船距離台灣5000公里,船長拒絕返回港口,稱補撈的漁獲還不夠該次出航,一個多月以來,唐科塔只能忍受劇痛,不得不用膠帶包紮傷口,並用牙籤挑出裸露的骨頭,「我盡了一切努力……我用指甲刀和牙籤把突出的骨頭弄掉,如果我不把碎骨拔出來,就會繼續感染,我的手指就會磨破」。幾周後他被轉移到另一艘仍在捕魚的船上,直到一個後才在台灣住院治療,但唐科塔也立刻收到解雇信,公司所寫的理由不是因為受傷,而是職位結束,因此他也沒有獲得賠償。

38歲的唐科塔來自印尼雅加達,2019年起就在台灣漁船上工作,印尼漁民的月收入通常不到100美元,在台灣則有550美元的最低工資,但現實並沒有想像的美好。他在一艘中型漁船上工作4個月,每天工作18小時、中間只有短暫休息,漁船預計承載23人,但實際只有16人,食物也很快就會吃完,更大的問題則是船上沒有網路,無法聯繫親人也無法求助。

美國勞工部2020年就將台灣遠洋漁業列為有強迫勞動跡象的行業,有欺騙性招募、剋扣工資、暴力侵害和極端工作時間等問題。台灣農業部漁業署說明,美國勞工部的報告是基於非政府組織(NGO)提供的「未經證實」的信息,並將漁業移工描述為台灣漁業的「重要合作夥伴」,稱台灣是少數幾個實施了漁業和人權具體行動計畫的司法管轄區之一;台灣勞動部也表示正與漁業署合作,「務實維護遠洋移居漁民權益,並協助加強相關保障措施」。

宜蘭移工漁民聯盟(Yilan Migrant Fishermen Union)創始人李艾利森(Allison Lee)表示,台灣遠洋漁業依賴2萬名印尼和菲律賓移工,儘管美國自2020年將台灣遠洋漁業列為有強迫勞動跡象的行業,台灣政府也只是口頭回應、沒有作為。與大多數移工不同,遠洋漁業移工,不受台灣《勞基法》的保障,這意味著他們缺乏其他人享有的加班費和健康保險保障。「過度勞累的問題非常嚴重,一些移工被告知船上會有10名船員,但實際上只有4人上船,而且他們不得不長時間工作,甚至連基本的安全措施也被忽視了,像是告知不要穿救生衣,因為會妨礙工作。」

「東港印尼海員同鄉聯誼會 」負責人、穆扎基爾(Achmad Mudzakir)表示,經常會收到移工漁民投訴公司拖欠工資,其中一個解決辦法是讓漁民在海上可以使用網路,讓他們可以隨時查看工資是否到帳並向NGO求助;並廢除禁止移工漁民在未返回祖國或未繳納新中介費的情況下換工作的規定,避免這些規定讓工人因為害怕被解雇而不敢舉報虐待行為。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