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新加坡打造科技長照全球領先 迎戰高齡化

▲新加坡以AI科技長照的技術,為長者提供「在地老化」的可能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新加坡以AI科技長照的技術,為長者提供「在地老化」的可能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高齡化浪潮席捲全球,照護人力嚴重短缺,新加坡找到解方,透過人工智慧(AI)與機器人科技,以「科技長照」領先全球。從會帶長者跳舞的機器人、智慧病房到自動偵測跌倒的居家系統,讓長輩能安心在家「自主老化」,不必倚賴安養機構。預計2030年,新加坡每4人就有1人超過65歲,這套AI長照模式或將成為全球效仿對象。

根據美國媒體《CNBC》報導,新加坡廣泛將AI應用於老年健康管理,改變長輩的生活方式。AI機器人能透過動作感應與語音指導長者進行復健運動與舞蹈,不只提升肌力,更能活絡長者身心。醫院內的智慧病床則能自動調整高度、偵測異常與監控生命徵象,還能預測病患可能的健康風險。「AI不僅能協助醫護人員照顧患者,還能負責病床調度、健康監測等行政任務,」新加坡國立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員Chuan De Foo說,「這大幅提升醫療資源的運作效率。」

目前新加坡政府也積極推動「智慧長者社區」計畫,利用AI分析老年人的日常活動模式,預測可能的健康風險,並提供個人化照護建議。政府也積極推動數位健康識能,鼓勵銀髮族適應智慧健康設備,讓越來越多長者能使用遠端醫療與AI數位工具來管理健康。

新加坡政府長照政策的核心是「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概念,鼓勵長者在熟悉的環境中獨立生活,以減少對機構照護的依賴。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超過90%的老年人希望能夠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安享晚年,而非進入安養機構。為實現這個願望,新加坡政府大力推動智慧居家照護系統。建屋發展局導入的「智慧居家安全監測計畫」,透過AI偵測住戶活動,如跌倒警報、異常行為監測等,並可自動通知家屬或照護機構提供即時支援。

「AI的角色在於輔助而非取代人類照護,」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研究員Han Ei Chew表示,「它能幫助長者維持獨立性,確保他們能夠在家中安全老化。」他也強調,在使用這類監控技術時應謹慎處理,「必須確保長者擁有選擇權,如決定是否啟用或關閉監測功能,避免剝奪其自主權。」

新加坡領先的AI照護模式也引發全球跟進。美國Sensi.AI公司推出的AI居家照護助手,透過聲音數據分析,能監測長者的健康狀況,如泌尿道或呼吸道感染的早期症狀,甚至可偵測跌倒或認知功能衰退的跡象。這項技術能在家中建立聲學基線,分析環境聲音變化,一旦發現異常,便會通知照護人員。

日本開發AI智慧床墊,可監測長者的睡眠品質、心率、呼吸模式等生理數據,提供醫護人員評估健康變化的依據。此外,日本的「機器人照護計畫」也推出多款陪伴型機器人,減輕長者孤獨感。

隨著AI技術的發展,全球各國正積極探索如何將其應用於長照領域。無論是新加坡的「在地老化」政策,或是美國的聲音監測智慧照護,人工智慧在未來老年健康管理上的角色將愈發關鍵,為長者提供更安全、便利與高品質的生活方式。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