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治快訊
北京2027武統台灣?知識網紅鬆口吐實情
▲總統賴清德日前拋出「2027武統台灣說」引發外界恐慌,知識型網紅敏迪也分析其中真正概念。(圖/翻攝自臉書敏迪選讀)
- 記者林翊涵/綜合報導 2025-11-28 13:47
[NOWnews今日新聞] 總統賴清德26日在記者會中提到,北京正以2027年為目標節點,推進攻台相關準備;隨後遭部分媒體以「證實中國將在2027年攻台」為題報導,掀起外界一陣恐慌,當晚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急發聲駁斥,相關說法屬「錯誤且片面的解讀」。對此,知識型網紅「敏迪選讀」也進一步分析這番話的真正概念。
敏迪表示,首先說「2027」這個概念,這不是說習近平已經確定2027就要打台灣,而是綜合評估下來,中國會在那時候達到軍事實力的巔峰,那時如果攻台,成功機率會是最高。為什麼軍事實力會有高峰呢?難道不會一直成長嗎?因為軍事力量需要經濟實力的支撐,而中國現在進入相當明顯的通縮期。
敏迪提到,就在昨天,中國10年債殖利率第一次低於日本。當一個國家的殖利率下降,有幾種可能,第一種,認為未來會通縮。通縮是指物價下跌,當大家預期未來物價會持續下滑,就會更願意把錢投入債券這類穩定資產,導致債券價格上升、殖利率下降。
敏迪續指,第二種,認為未來經濟不會成長。如果今天一個國家股市進入熊市,沒什麼好的高報酬商品可買,大家就只好先把錢放到比較安全的債市,資金進來買長期國債,推升價格,一樣會導致殖利率降低,還有其他可能,但就不贅述。總之現在中國10年國債的殖利率低於日本,顯示市場對中國未來經濟的信心,低於對長期處於低利率的日本。
「沒有強盛的經濟,很難無止盡地窮兵黷武,所以不管是全世界的軍事智庫,乃至於中共自己,應該都清楚2027是個勝率最高的年份。」敏迪直言,但這難道代表2026、2028就不會動手嗎?當然不。動不動手,都只在習近平的一念之間,就看他敢不敢在勝率比較低的時候動手。
敏迪也進一步分享,自己是怎麼看待這個數字,對她來說,最簡單的做法就是「當作它一定會發生」。敏迪指出,她從2023年第一次講2027開始就一直說,習近平動手的機率是高的。因為綜觀所有線索,他所有的動作、喊話、閱兵,就是要收復台灣,沒有別的可能。
「所以今天聽到台灣總統說2027,不用慌張。就冷靜想想,如果它真的會發生,那我現在開始該做哪些事?」敏迪強調,焦慮往往是我們自己想像出來的,去看更多正確資訊、了解戰場的日常會長什麼樣子,當知道越多,就越不會焦慮,想像它會發生,現在開始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