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治快訊

台積電告羅唯仁只是表面?他爆:一齣舞台劇

▲台積電疑遭前資深副總羅唯仁洩密,近來大動作搜索其住家。(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台積電疑遭前資深副總羅唯仁洩密,近來大動作搜索其住家。(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台積電前資深副總羅唯仁於今年7月退休後,隨即轉任英特爾(Intel),遭指控疑似將先進製程機密外流至新東家;台積電已正式提出告訴,檢方也火速展開偵辦,並同步搜索羅的台北與新竹住所。對此,旅美教授翁履中直言,這是川普時代美國新產業戰略與台灣晶片主權鬥爭的另一齣舞台劇,真正的劇本已經定稿,現在只是照劇情走。

翁履中表示,這場看似激烈的商業機密攻防戰,其實在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公開喊話「沒這回事」的那一刻,結局大概就已經寫好了。別忘了,今天的英特爾不只是一家上市公司,它是川普政府「讓美國再次偉大」在科技領域的看板企業。美國政府現在的算盤很清楚,最好台積電乖乖跟英特爾合作;如果不願意,那就用美國的方式來「促進」合作,挖角只是其中一招。

「這場官司要打贏有多難?」翁履中指出,首先,竊取商業機密的舉證門檻極高;再來,若羅唯仁持有美國籍,台灣檢調想對英特爾或他本人採取實質行動,難度更是登天。羅唯仁這種等級的高管,在決定退休轉戰英特爾前,難道會沒做過沙盤推演?英特爾既然敢挖角,背後的法律保護與政治承諾肯定早就給足了,更別提現在還有川普政府在背後撐腰。

翁履中認為,所以,台灣現在大動作的搜索、調查、喊話要撤銷院士,與其說是能真的「懲罰」英特爾,不如說是讓台灣民眾看的「安慰劑」。政府必須展現捍衛台積電、捍衛國家利益的姿態,讓民眾覺得「我們有在做事」。

不過,翁履中也提到,仔細觀察政府說法的變化,從嚴厲的「涉及國安」,慢慢轉變成「初步判斷損害有限」,典型的降溫鋪陳。司法檢調大動作,但是隨著新聞熱度退去,大家就會像對待台灣其他流失的優勢一樣,慢慢變得無感,這才是這起事件最讓人感到無力之處。

「這樣說不是說台灣只能放棄,而是要調整策略!」翁履中續指,真正想守住「矽盾」,就不是花拳繡腿的想靠一紙起訴或記者會來回應,而是把「國家關鍵技術」的保護辦法進一步法制化、讓人才就算流動、國安級Know-how也絕對不外溢,變成台灣關鍵企業治理與國家科技管理的根本共識。

最後,翁履中強調,川普時代的地緣經濟重組是結構性趨勢和壓力,也是台灣科技優勢流失的主因,如果無法針對主因想出對策,只有事後的司法動作,那麼所有戲劇性的搜索與聲明,真的只是表演而已!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