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經濟學人:新台幣被低估程度全球之冠

▲英國《經濟學人》最新以「台灣經濟繁榮中隱藏的風險」(The hidden risks in Taiwan’s boom)報導,稱新台幣長期遭到人為低估,低估程度達到全球之冠。(圖/記者陳明安攝)

▲英國《經濟學人》最新以「台灣經濟繁榮中隱藏的風險」(The hidden risks in Taiwan’s boom)報導,稱新台幣長期遭到人為低估,低估程度達到全球之冠。(圖/記者陳明安攝)

[NOWnews今日新聞] 英國《經濟學人》最新以「台灣經濟繁榮中隱藏的風險」(The hidden risks in Taiwan’s boom)報導,稱新台幣長期遭到人為低估,低估程度達到全球之冠,而這項貨幣政策正在懲罰台灣消費者並增加金融風險。

《經濟學人》報導表示,台灣的出口實力令人稱羨,是全球尖端晶片製造的中心。然而,同樣令人矚目卻鮮為人知的是,台灣的龐大經常帳戶盈餘不僅是貿易繁榮的結果,更是貨幣長期被低估所導致,這種貨幣政策曾助力台灣出口導向經濟崛起,然而現在台灣經濟早已過了那個階段,貨幣政策卻持續至今,製造商們一直受到優待,一般消費者卻未能享受到經濟成長的成果,「台灣是時候放鬆對貨幣政策的管制了」。

台幣被低估助力台灣累積巨額貿易順差

幾十年來,台灣央行一直保持讓新台幣被低估,藉此提升製造業出口商的競爭力。根據經GDP調整的「大麥克指數」,可用來衡量匯率偏離基礎價值的程度,而新台幣對美元被低估了55%,是全球低估程度之最。

這讓台灣累積了巨額貿易順差,剔除轉口貿易中心和石油國家後,台灣的經常帳盈餘佔GDP的比重位居世界第一,隨著AI交易蓬勃發展,台灣的收支失衡狀況更是急劇加速,10月份,商品貿易順差按年率計算達到GDP的31%,創歷史新高。根據今年的最新數據,台灣的經常帳盈餘已達到GDP的16%。相較之下,作為典型的貿易順差經濟體,中國大陸的經常帳盈餘僅3%。

《經濟學人》認為,便宜台幣是一種代價高昂且危險的過時產物,不在能像過去那樣帶來好處,因為台灣已不再是工業化經濟體,人均GDP現已超過日本,外匯存底高達6000億美元,足以應對中國的封鎖或金融危機衝擊。而台灣最頂尖的晶片和電腦製造商,貢獻了四分之三的出口總額和名目GDP的近一半的,他們完全可以承受新台幣升值的影響,新台幣升值20%可能會讓台積電營業利潤率下降約8個百分點,但即便如此台積電的利潤仍比Alphabet或蘋果更豐厚。

台幣被低估帶來扭曲與其他風險

同時,貨幣低估帶來的成本和扭曲也在增加。首先,這相當於對消費者隱性課稅。在一個依賴進口食品、燃料和商品的經濟體中,低匯率使得購買力從普通家庭轉移到了出口商手中。結果是,即使以出口型經濟的標準來看,台灣的儲蓄過多而消費過少。自1998年以來,私人消費佔GDP的比重下降了20個百分點。這項旨在幫助台灣致富的政策,如今卻損害了一般台灣民眾的利益。

另一個扭曲之處在於,廉價貨幣推高了房價。印鈔購買外匯使台灣金融體系資金過剩並壓低了利率。這種雙重作用導致台灣房價自1998年以來上漲了4倍。此外,第三個扭曲在於為了將盈餘資金循環利用,台灣人壽保險業已將近1兆美元的家庭儲蓄大量投入購買美國國債,造成了巨大的貨幣錯配,因為新台幣負債是用美元資產來融資的。任何一種貨幣的突然波動都可能導致保險公司破產,進而引發金融危機。

那麼,這項政策為何持續至今?原因之一是出口商的游說壓力。台灣先進的晶片製造商或許能夠承受匯率走強,但現行政策造就了一批利潤微薄、一旦新台幣升值就將遭受重創的製造商,這類企業約佔台灣製造業就業人數的70%。

另一個原因是台灣央行具有非同尋常的權力。透過印發新台幣來攫取外匯資產,央行創造了豐厚的利潤,這些利潤上繳政府,成為政府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中央銀行的上繳款項佔政府總收入的6%,而已開發國家的平均水準僅為0.4%。這鞏固了台灣央行的政治影響力,進而能夠壓制批評者(台灣央行否認這一點)。

央行應調整過時的經濟模式

如今,局勢正日益危險。風險之一在於美元進一步貶值會動搖台灣人壽保險公司的根基,這些公司已「大到不能倒」。另一個風險是,美國貿易順差鷹派可能再次抬頭,利用關稅和美國對台灣的安全影響力迫使台灣重新評估台幣的價值。這種情況隨時可能發生,與韓國、日本或中國不同,台灣尚未與川普達成貿易協議。

《經濟學人》呼籲,台灣必須調整過時的經濟模式,央行應逐步放鬆對貨幣的控制。轉型過程必然充滿政治和金融風險,依賴台灣出口補貼維持生存的製造商將不得不縮減規模或關閉工廠;台幣升值過快甚至可能引發人壽保險業的崩盤,但這些風險都是可以管控的。

台灣政府的債務總額僅佔GDP的23%,有能力協助失業者重新培訓後再就業。保險業雖會遭受損失,但只要給予緩衝時間,就可望順利渡過。此外,台灣擁有一個關鍵優勢,溫和地推動本幣匯率升值比反向操作要容易得多,台灣可以隨時增加發行新台幣,以抵銷投機者的搶兌行為。

關鍵在於台灣央行要像新加坡一樣,為貨幣制定一條長期發展路徑,中國近幾十年來也實現了人民幣的溫和升值。如此一來,一般台灣民眾最終將能更享受到出口奇蹟所帶來的經濟成果。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